首页 历史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
第20章 乾清宫对话
本章字数:1662 更新时间:2025-05-12 00:42:01

首辅带着百官在城外迎接!

皇帝在金銮殿外等候!

远远的见到金銮殿,郑王就不顾礼仪的跪了下去。

皇帝快步走下台阶,上前将郑王扶起。

郑王激动得浑身哆嗦,就连嘴唇都在不住的颤抖。

皇帝眼眶湿润,感慨万千!

一旁的王公大臣,无不动容。

不知道的,还以为他俩是多年未见的至交好友。

太子看在眼中,觉得自己的演技还需要仔细打磨。

皇帝在金銮殿设宴!

等到气氛渐渐进入高潮,郑王给皇帝献上了一份厚礼。

一半的财富!

那可是数百万的钱财啊!

不止是在场的王公大臣,就连皇帝也是震撼不已。

国库空虚,早已是捉襟见肘,就连赈灾,也是东拼西凑。

有了这笔钱财,今年这个冬天,也就没那么冷了。

封郑亲王,上朝议政,位列诸王之上。

不是所有的亲王都是议政王,事实上,京师的几十位亲王郡王中,能上朝议政的,实在是少得可怜。

就算现在站在金銮殿上的那些皇子,成婚封爵后,如果没有恩典,他们同样要退出议政的行列。

诸王之首啊!

当夜,郑王大醉!

回到东宫已是深夜,太子直接回屋休息。

金顺就没那么幸福了,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。

不过这些太监都经过严格的训练,等到第二日清晨,他依旧能早早的候在外面,等太子醒来后,伺候他洗漱更衣。

一边忙活,金顺一边开口禀报起来。

除了吴王留下的十几辆马车,郑王也悄悄地塞了二三十辆进来。

经过昨夜的清点,吴王除了送一些特产,还有三万两白银。

至于郑王就要爽快得多,除了白银,还是白银。

整整十万两!

太子听后,十分满意!

直到前往乾清宫请安,太子都保持着这种愉悦的心情。

入内、磕头,这一套动作,太子已无比熟练。

“起来吧!”

皇帝昨夜多饮了几杯,脸上带着淡淡的倦意。

太子起身,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关切。

“朕的身体很好,哪里就需要你来担心?倒是你,不要让朕牵挂才是!”

见到太子的表情,皇帝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。

太子规规矩矩的弯腰应下。

“此番出行,为何不见沿途的官员?”

一边问,皇帝一边招呼太子一同用膳。

太子极有眼色,上前扶着皇帝落座。

等皇帝坐好,自己才在一旁坐下。

“儿臣不熟悉地方政务,不想在他们面前露怯!”太子回答得十分坦率。

“韩济在地方多年,从下县县令一直做到一省巡抚,地方上的事务,你可以多向他请教。”

皇帝拿起一块点心,放在太子面前的盘子里面。

太子急忙在座位上欠身谢过。

“父皇,儿臣最近有一个疑问,还请父皇解惑!”

提及韩尚书,太子沉吟了一下,缓缓开口。

皇帝注视着太子,表情十分和蔼。

“以韩尚书的资历和能力,为何不能入阁?”

“好问题!你觉得呢?”皇帝微笑着反问了一句。

“是因为他没在翰林院待过?”

太子之所以有这种想法,是因为目前的几位学士,可都是翰林院出身。

他们的前辈,绝大部分也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。

中枢培养出来的人才,往往拥有卓越的视野,把握大局、运筹帷幄,总是能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。

这恰好是学士必备的基本素质。

“大部分人的看法,都同你一样!”

说完后,皇帝微微一笑,开始细嚼慢咽起来。

太子也不再开口,默默的对付起面前的食物。

饭后漱口,太子起身,扶着皇帝在乾清宫内来回踱步。

“非翰林不入阁,只是官员们的臆测,不过从翰林院出来,的确有先天的优势。”

皇帝说得很慢,太子听得十分认真。

“起点高、人脉广,比如杜青林,从入仕到入阁,只用了不到三十年。可韩济用了三十年才刚刚做到巡抚。”

“你要记住,官员的立场,不会一成不变的。随着他们官位的变化,他们的想法同样会发生变化。”

“如果韩济入了阁,你觉得他会不会殚精竭虑的维护内阁的权威?”

“杜青林已做了五年的阁揆,跺跺脚,满朝文武都得弯腰低头,就让韩济同他打打擂台,免得这朝廷变成一潭死水。”

说到这里,皇帝在椅子上缓缓坐下。

太子十分自然的站到皇帝身后,替他捏起了肩膀。

“父皇不喜欢杜学士,为何不将他拿下?”太子继续开口请教。

“杜青林每日在内阁值房处理公务的时间,超过六个时辰,朕为何要将他拿下?”皇帝轻声笑了起来。

“父皇圣明!”

沉思片刻,太子心悦诚服的拍起了马屁。

“听说你主动帮吴王洗脱嫌疑?”皇帝换了一个话题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请大家收藏: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